標籤: 黃國書

  • 《彩墨斐書》黃國書、梁永斐書藝創作展  台大醫院隆重開幕

    《彩墨斐書》黃國書、梁永斐書藝創作展 台大醫院隆重開幕

    記者/葉志雲  台中報導

    《彩墨斐書》黃國書、梁永斐書藝創作展,12月15日在台大醫院隆重開幕。開幕以簡單隆重及導覽解說交流形式來進行,出席參加的貴賓有總統府資政陳茂仁、總統府國策顧問廖武治、中央通訊社董事長李永得、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台大醫院副院長高淑芬、台灣美術院院長江明賢、台灣美術院副院長蘇憲法、藝術家林章湖教授、墨海樓國際藝術研究機構創辦人葉國新博士、中華民國畫廊協會秘書長游文玫、帝圖科技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長劉熙海、羲之堂負責人陳筱君等。

    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左)與黃國書。

    吳明賢院長開幕致詞時表示:「我喜歡書法,亦喜歡藝術,可是真的沒想到書法竟能蛻變提升到『彩墨書法』的境界,二位的作品內容古典雅緻,運用的色彩則豐富、多元、熱情,深具生命的感染力,看了讓人有舒壓及喜悅的感覺,實在非常適合運用於藝術治療。

    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左)與梁永斐。

    李永得致詞時表示:「黃國書是一位對文化政策非常專業及全力支持文化預算的傑出立法委員,也是一位被政治耽誤的藝術家。梁永斐曾任司長及擔任過三個館的館長,是一位歷練豐富、貢獻卓越的高階文官,亦是被行政耽誤的藝術家,二位現在可用更多時間專注創作,讓我們往後能看到更多更好的作品。」

    黃國書作品「鳶飛蝶舞」。

    黃國書表示,他寫了幾十年的書法,近來一直在思考傳統的漢字美學轉化成台灣當代的視覺藝術的可能性,梁永斐的創作給了他很大的鼓舞,半年前看到林章湖、程代勒等現代書藝作品,如有神悟,隨即開始著手實驗性的創作,兩個月完成四十餘件作品,每件作品都有獨特的趣味,嘗試融合書法與彩墨以及全新的布局型式,在保有書法的肌理中呈現當代書法的嶄新風貌。

    黃國書作品「帶月荷鋤歸」。

    梁永斐亦說明,藝術創作是他一生的志業,在創作的過程中,讓他深深體悟到「踏踏實實地做,積踏實成小智,積小智成大智」及「不寂寞獨處」的哲理,而要有領悟方能突破窠臼,而「悟」的基礎則是要減少「物化」,讓自己「清淨而不染污」、「正而不邪」、「覺而不迷」,因爲領悟就在淡泊清淨中。此次能與黃國書聯展,共同推動「彩墨」創作,讓書法更當代更國際,亦期盼「觀者」能得到趣味及喜悅之感。

    黃國書作品「長樂」。

    墨海樓創辦人葉國新博士曾擔任此次展出二位藝術家個別的策展人,他表示,這二位是藝術界的異類,異軍突起,黃國書已進化突破,以傳統書法根基加上色彩,而其色是「浪漫」及「感性」,梁永斐的作品是把書法性的線條去「解構」、「簡化」及「重疊」,並在重疊中加上色彩,二者的作品真的不謀而合。二位皆是跨領域的「斜槓」,他們透過視覺方面的語彙所傳達的情緒、美感經驗是最好「藝術治療」的方法,這展場也是最佳「藝術治療」的場域。

    梁永斐作品〈舞動金文.彩色人〉。

    吳明賢院長及二位展出者希望國人、看診的民眾,病患或病患的家屬、醫生及學生皆能來看書畫展,一定會有「歡喜心」及「喜悅感」,更能得到舒壓的效果。

    梁永斐作品〈我書石鼓文〉。

    黃國書與梁永斐可說是國內的「書藝雙傑」,一位是立法委員,一位是文化官員,他們不會公務繁忙而放棄藝術創作,長期利用公暇之餘把握時間努力創作,不僅在傳統書法的功力上奠下深厚的基礎,臻而更「大膽創新」、「勇敢突破」,將水墨技法及西方的色彩與書法相融,讓作品更有豐富的層次、色彩及內涵,書法作品是「黑白」的呈現,一次完成。而「彩墨書藝」的作品則要分多次的處理方能完成,創作的歷程雖是艱辛的,但完成作品後是喜悅滿心的。

    梁永斐作品〈日月同光〉。

    展覽地點:台大醫院東址二樓藝文走廊

    展覽期間:2023年12月8日至2024年3月8日

  • 黃國書、梁永斐《彩墨斐書》書藝創作展  12/8起台大醫院開展

    黃國書、梁永斐《彩墨斐書》書藝創作展 12/8起台大醫院開展

    記者/葉志雲  台中報導

    兩位知名藝術家、也是現任立法委員黃國書及文化部參事梁永斐,12月8日起應邀在台大醫院東址2樓藝文走廊舉辦《彩墨斐書》書藝創作展,共展出75件,黃國書47件、梁永斐28件,件件皆是用心創作的精品,值得細細觀賞品味。這項文化饗宴12月15日上午10點舉行開幕式,展期至2024年3月8日。

    書法藝術的發展歷史,綿長多元且複雜,一枝毛筆透過運筆技法,用墨書寫在宣紙或絹布上,大部分的書法皆以白色宣紙做為創作材料,少部分則會以色宣或色絹來創作,黃國書及梁永斐這兩位藝術家,雖然各自辦理過書法個展,書法的功力及技法的底蘊豐厚,但他們不因此而滿足,而有「衝創」的動力想去打破「黑白」傳統形式呈現書法的樣貌;因此,他們共同求變、研究、實驗、創新,讓色彩能有效融入創作的重要元素,不僅讓作品從「黑白」變成「彩色」,進而達到設計美學、幻化造境、耳目一新、莞爾一笑及文學饗宴等效果。

    黃國書作品「春江水暖」

    藝術家黃國書,1964年生於南投鹿谷,台中一中、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畢業,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碩士,曾任五屆台中市議員,三屆立法委員,並曾八度獲得公督盟評鑑教育文化優秀立委。

    黃國書作品「厚禮數」

    黃國書自幼臨習書法,學生時期獲獎無數。大學時期曾創辦北藝大書法社,受杜忠誥老師指導。他曾於2008年及2021年於台中大墩文化中心和國父紀念館舉辦大型個展,其作篆隸草行楷各體兼備,除了紮實的傳統碑帖功力外,更以多元風貌的的表現手法呈現書法藝術的人文性格,廣受書界注目。

    黃國書作品「金玉滿堂」

    黃國書這次展出的作品,嘗試以彩墨上妝的方式將書法作品佐以色彩,呈現出全新的書法面貌,構圖布局及色彩運用和書法文本相互襯托輝映,大膽實驗營造作品的趣味和特殊意境。其以漢字美學為肌理加以色彩運用,在實驗中試圖改變傳統書法的型式並尋找現代書法的可能性。

    梁永斐金文組合作品「樂團」

    藝術家梁永斐字綦巖,1962出生於屏東縣高樹鄉,其作品將傳統書法經由多層次的書寫,結合彩墨技法蛻變成畫,突破書法及藝術的傳統界線,達成「書畫合一」的境界,不僅碰撞出當代書畫全新的可能性和多樣性,更用與時俱進的方式推進現代人視野之重要嚐試。

    梁永斐金文作品「慶豐年」

    梁永斐的作品亦深具獨特性及衍生性,不僅融合了東西方藝術特色,更可融入建築及室內設計,更宜創造出有價值的文創品牌及商品。其已在全國各縣市及大學辦理過15場次的個展及受邀參加「2023倫敦亞洲藝術週」展覽,亦已出版了10本專輯,頗獲各界好評,曾經擔任過台北市兒童育樂中心主任、台北市體育處處長、文化部藝術發展司司長、國立國父紀念館、國立台灣美術館及國立歷史博物館館長等職,現任文化部參事。

    梁永斐行書作品「開門見吉」

    兩位藝術家皆以東方的書法為主,以西方的色彩為輔,創造出「東西融合」十分當代的作品,黃國書的作品有取用台灣俚語、古典詩詞及佳句等,梁永斐的作品則是用佛經的偈頌,西周金文及篆書的解字及組合等,兩人皆用不同的字體書寫在一幅作品上,實有異曲同工之妙,但採用的內容,字體的形式運用及水墨技法的表現,皆展現出兩位卓越的獨特特質。

    此外,一位是優秀的立法委員,一位則是難得的文化行政官員,兩人熱愛書藝創作,進而熟識共辦聯展,實為美談及創下紀錄。

    ■ 展訊

    展覽地點:台大醫院東址2樓藝文走廊(台北市中山南路7號)

    展覽期間:2023年12月8日至2024年3月8日。

    開幕時間:2023年12月15日(星期五)上午10點。

  • 立委黃國書遭爆曾是國民黨線民  宣布退黨不尋求連任

    立委黃國書遭爆曾是國民黨線民 宣布退黨不尋求連任

    記者/宋佳景 台中報導

    民主進步黨立委黃國書連任五屆台中市議員,三屆立法委員,遭爆學生時期曾是國民黨線民,黃國書今天在臉書貼文為當時的行為向所有朋友道歉,並說,將退出民進黨及黨團運作,不再尋求連任。

    以下是黃國書臉書全文:

    坦然面對過去 承擔政治責任有關媒體報導【曾是國民黨「線民」,民進黨立委黃國書遭新潮流除名】一事,國書特此向大家說明。

    是的,我在大學時代,曾被迫協助情治單位政治偵搜工作,那是卅多年前戒嚴時期的一段塵封往事。大學時認識了反對運動的朋友,開始關心台灣的政治社會問題。

    當時我只有廿初頭歲,不知何時被情治人員盯上了,後來被找約談,告知我和政治叛亂犯交往會有麻煩,針對政治犯和學運人士,當局可能會有進一步迫害行動,如果可以協助提供情資,將會有保護傘,也會讓偵搜對象和往來學生免於不測。在幾次約談下,我相信了這位情治人員的說法,在其脅嚇下,我同意其要求,當時的想法只是希望大家都平安。這段過往發生在戒嚴時期,迫於無奈,也跟當事人表達愧歉。

    從政後我努力工作,致力推動台灣本土歷史文化的重建,算是對當時犯錯的內心救贖。過去的歷史錯誤無法挽回,但仍希望可以為台灣社會奉獻心力。驚擾大家,國書要向所有好朋友們說聲抱歉!即日起,國書將退出民進黨、退出黨團運作,而選民服務的工作仍將持續,在本屆任期屆滿後,本人將不再尋求連任,未來將投身文化公益爲社會服務。

    謝謝大家的關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