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雅園溏

  • 何志隆《翠意盎然》翡翠青瓷特展揭幕  新社雅園溏展出鑽石光芒青瓷精品

    何志隆《翠意盎然》翡翠青瓷特展揭幕  新社雅園溏展出鑽石光芒青瓷精品

    記者/葉志雲  台中報導

    兩岸知名陶藝家何志隆,應邀在新社雅園溏茶與人文藝術空間舉行《翠意盎然》翡翠青瓷特展,2月25日盛大揭幕,展出他顛覆中國陶瓷生產史的當代創新青瓷藝術精品,民眾近距離欣賞翡翠青瓷層次流釉之美,無不歎為觀止。展期至4月28日。

    藝家何志隆(右)跟觀賞者介紹作品「瓜形瓶」。(葉志雲攝)
    藝家何志隆(右)跟觀賞者介紹作品「瓜形瓶」。(葉志雲攝)

    著名的翡翠青瓷,係由何志隆老師在傳統柴燒基礎上,不斷探索以特殊結構的柴窯,利用漂流木作為燃料,不上釉的素坯入窯,運用特殊的窯體循環,經長時間高溫煅燒,使大量植物落灰熔融成釉,窯燒而成;在強光折射下即刻產生各種光色現象,配合變化多端的流釉藝術,絢麗而美麗,因釉色呈現最美的晶瑩剔透翡翠色,故被譽為「翡翠青瓷」。

    右起,雅園溏董事長張秀如、陶藝家何志隆、台灣美術文化交流協會理事長楊志文、ART365美術館藝術總監賴慕芬。(葉志雲攝)
    右起,雅園溏董事長張秀如、陶藝家何志隆、台灣美術文化交流協會理事長楊志文、ART365美術館藝術總監賴慕芬。(葉志雲攝)

    前文化部次長林金田今天在開幕式上誇讚研製出「翡翠青瓷」的何志隆老師是「台灣之光」,甚至可說是「世界之光」。林金田次長指出,中國陶瓷發展史中斷1500年,何志隆老師把中斷的中國陶瓷文化接續上來,以自然落灰燒出鑽石光芒,可以說是天地人合一的曠世𠎀作,非常的難得,這麼漂亮的翡翠青瓷因而能被推薦至羅浮宮去展覽,大陸方面為此千方百計想要探究箇中奧秘。

    何志隆作品「盤口豐肩梅瓶」。(葉志雲攝)
    何志隆作品「盤口豐肩梅瓶」。(葉志雲攝)

    前台灣文獻館編纂李展平老師指出,他居住的南投有許多的柴燒,卻都燒不出來翡翠青瓷,他在好奇心趨使下,特地到台東何志隆老師的窯廠實地探訪,才知道何志隆為了翡翠青瓷,窯廠就翻修了10次以上,而且堅持使用不易找到的漂流木柴燒,且連續燒了15天,才能再現歷史奇葩,燒出西漢之前才有的翡翠青瓷,他的研究精神及堅強毅志,實在令人敬佩,值得好好欣賞。

    何志隆作品「盤口球瓶」。(葉志雲攝)
    何志隆作品「盤口球瓶」。(葉志雲攝)

    詩人藝術家吳德亮也指出,宋朝的青瓷很漂亮,但是加上人工釉藥燒出來的,這項失傳一千多年的技藝,何志隆老師完全不用釉藥,僅利用沒有能量的漂流木,一次要燒到17天,而燒出晶瑩剔透的翡翠青瓷,他第一次看到也不敢相信,認為漢唐斷層迄今的青瓷工藝,怎麼可能只靠落灰,就能變成青瓷,實在有夠厲害,令人由衷的佩服。何志隆老師的身上,確實散發出過人的生命力與爆發力,一般人很難達得到。

    何志隆作品「獅紋雙耳梅瓶」。(葉志雲攝)
    何志隆作品「獅紋雙耳梅瓶」。(葉志雲攝)

    何志隆感性表示,他自幼在單親家庭長大,為了生活,7歲就在賭當小弟,幫人跑腿賺取零用錢,現在心臟雖裝了五個支架,讓他更珍惜現有的生活,從內心知所感恩,有機會就要幫助人家,有捨才有得,而且永不放棄。

    何志隆作品「棠棣競秀」。(葉志雲攝)
    何志隆作品「棠棣競秀」。(葉志雲攝)

    何志隆謙稱,自己絕非「柴燒之父」。他說,自己喜歡做夢,也許從小做歹子,有的是小聰明,鬼腦筋多, 17天燒不出來,就燒到27天,基於使命感,為了追求完美,他的窯敲掉過1、20次之多。於今受到肯定,這份榮耀,可說上天疼憨人。何志隆認為,文化可以跟歷史並存,為了推廣青瓷文化,他希望有生之年,能夠在台灣設立青瓷教育館。

    何志隆作品「球瓶」。(葉志雲攝)
    何志隆作品「球瓶」。(葉志雲攝)

    何志隆出生於台北,早年為了燒製出完美的自然落灰,四處奔走,多方考察及研究,進出台灣各地窯爐,手繪結構圖,並進行分析,最後將漂流木、落灰、坯土、火焰、時間等元素反覆組合修正;2009年終在台東山區創建第一座極其特殊的專屬柴窯,取名「志窯」。

    何志隆作品「柳韻竹風」。(葉志雲攝)
    何志隆作品「柳韻竹風」。(葉志雲攝)

    何志隆仿效古人土坯不上釉的燒陶方法,利用植物燒成的灰自然落在坯體上,獨創自然落灰上釉法,經過數百小時高溫熔融,釉層晶瑩剔透,多層次冰裂,形成歷史上難得一見的青瓷新品種「翡翠青瓷」,為遠古青瓷注入當代風華,堪稱奇世珍寶。

    《翠意盎然》何志隆翡翠青瓷特展開幕式貴賓合影。(葉志雲攝)
    《翠意盎然》何志隆翡翠青瓷特展開幕式貴賓合影。(葉志雲攝)

    雅園溏人文藝術空間董事長張秀如表示,自己也收藏多件何志隆老師的作品,其翡翠青瓷器形簡潔,富含深意,且釉質細膩如肌膚,多層次冰裂的美麗流釉,散發自然閃爍的晶麗螢光,令人驚艷。

    何志隆作品「長頸球瓶」。(葉志雲攝)
    何志隆作品「長頸球瓶」。(葉志雲攝)

    張秀如董事長指出,翡翠青瓷色相豐富,層次鮮明,由於長時間的窯燒,落灰長時間不斷沉積在陶瓷表面上,隨著重力自然流淌,形成隨機性的流動線條;這些樹枝、藤蔓和圓斑,如同大自然的畫布,任意繪製,展現出萬物交融的和諧之美!

    何志隆作品「尖嘴膽瓶」。(葉志雲攝)
    何志隆作品「尖嘴膽瓶」。(葉志雲攝)

    ART365美術館藝術總監賴慕芬指出,何志隆老師30年的燒陶經驗,傳承消失已久的自然落灰釉工法,並堅持「裸坯入窯,滿釉出窯」的法則,使用不上釉的高矽質素坯入窯,之後滿釉出窯。她說,何志隆老師為了追求滿釉效果,窯廠採用長期浸泡於海上的漂流木作為燃料,且好幾次將窯廠拆掉重建,每次燒窯都要燒掉大量漂流木,通過長時間高溫煅燒漂流木,再以植物落灰發色重現生命,化胎為釉,催生出色相清澈,色感豐富的翡翠青瓷。

    何志隆作品「天球瓶」。(葉志雲攝)
    何志隆作品「天球瓶」。(葉志雲攝)

    何志隆老師透過掌中技法傳承柴燒傳統圖像,除了藝術創作,多年來也熱心訓練獄中受刑人捏陶,期望他們在生命的歧路中,透過陶藝找到安頓心靈的港灣。尤其難得的,30年陶藝創作過程中,努力不懈試驗翡翠青瓷,每一件作品都在變化劇烈的柴燒窯爐內長時間淬鍊;而要在作品滿上釉彩,成功率極低,一旦成功,即光芒萬丈,如同創作者集結一身的堅毅與驕傲。何志隆老師的翡翠青瓷,不僅是展覽和藝術館的常客,更在藝術品拍賣會上常拍至上百萬元的天價。

    何志隆青瓷茶具。(葉志雲攝)
    何志隆青瓷茶具。(葉志雲攝)

    ■《翠意盎然》何志隆翡翠青瓷特展

    展覽期間:2024.2.25 – 2024.4.28

    展覽地點:雅園溏茶與人文藝術空間

    展覽地址:台中市新社區中和街一段6巷16號

    展覽電話:04-25821097

    何志隆青瓷茶具作品。(葉志雲攝)
    何志隆青瓷茶具作品。(葉志雲攝)
  • 雅園溏增添藝術亮點李光裕代表作〈思惟〉  讓新社與國際接軌

    雅園溏增添藝術亮點李光裕代表作〈思惟〉 讓新社與國際接軌

    記者/葉志雲  台中報導

    新社「雅園溏」人文藝術空間增添勝景,大手筆典藏國際級藝術家李光裕8件雕塑作品,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與矗立新加坡必遊景點濱海灣花園相同的〈思惟〉名作;這件佳作除在新加坡被典藏之外,亦曾經在威尼斯丶紐約等地展出過,雅園溏典藏〈思惟〉之舉,讓新社的藝術亮點正式與國際接軌。

    藝術家李光裕(右)與雅園溏董事長張秀如在作品〈思惟〉前。(葉志雲攝)
    藝術家李光裕(右)與雅園溏董事長張秀如在作品〈思惟〉前。圖:葉志雲 攝

    雅園溏5月20日特地為典藏李光裕的雕塑作品舉行一場名為「雅園思惟・荷塘空行」的探荷思泥迎光裕開幕茶會,平日甚少公開露面的藝術家李光裕親自出席盛會,這是他第三度來到雅園溏。李光裕老師說,這個地方他第一次來,就直覺是他的雕塑最適合的家。

    藝術家李光裕(中)與台中市文化局副局長曾能汀(右)及雅園溏董事長張秀如在作品〈空行〉前。(葉志雲攝)
    藝術家李光裕(中)與台中市文化局副局長曾能汀(右)及雅園溏董事長張秀如在作品〈空行〉前。圖:葉志雲 攝

    李光裕老師表示,他的創作理念是天人合一,雅園溏的荷塘景色,與他的雕塑作品特別相襯,藝術品與自然美景相映成趣,美得實在令人感動;台中多了一個後花園,其他的地方,希望也都能像這樣,如果每個地方都是這麼的美,台灣一定比瑞士還要美。

    李光裕雕塑作品〈思惟〉。(葉志雲攝)
    李光裕雕塑作品〈思惟〉。圖:葉志雲 攝

    台北采泥藝術總經理林清汶認為,李光裕的雕塑作品落腳雅園溏,真是一個天大的緣分。他說,人對了什麼都對,李光裕這件〈思惟〉,走過新加坡丶紐約丶威尼斯丶高雄丶台南等地,於今來到新社,讓新社及雅園溏成為世界的中心;有了〈思惟〉等雕塑作品,進到雅園溏,人自然而然地融入荷塘空間,心情也頓時安靜下來,思考未來要走的路,迎接的必是光明又富裕。

    矗立蓮花水池間的李光裕雕塑作品〈空行〉。(葉志雲攝)
    矗立蓮花水池間的李光裕雕塑作品〈空行〉。圖:葉志雲 攝

    促成這樁美事的華巍藝術新聞總監賴慕芬表示,520真是個值得興奮的日子,她前一天才從新加坡趕回來,行前還特別到也典藏一件李光裕〈思惟〉的新加坡濱海灣花園,仔細瞧瞧座落花團錦簇的美麗雕塑;回到自己的地方,同樣可以看到李光裕的經典之作〈思惟〉,內心特別的感動。她說,對藝術人文推廣不遺餘力的雅園溏,一口氣典藏國際級藝術家8件雕塑作品,可以說在新社打造了一座小小的李光裕美術館,足以代表台灣人的驕傲。

    李光裕雕塑作品〈探〉。(葉志雲攝)
    李光裕雕塑作品〈探〉。圖:葉志雲 攝

    雅園溏人文藝術空間主理人張秀如董事長指出,李光裕的雕塑,結合東方文化底蘊及西方美學,並開創鏤空技法,虛實相掩,令人歎為觀止,不愧為雕塑界的畢卡索;能夠永久收藏李光裕的8件雕塑,完整呈現大師的作品,感到非常的榮幸、非常的開心。

    李光裕雕塑作品〈思〉。(葉志雲攝)
    李光裕雕塑作品〈思〉。圖:葉志雲 攝

    台中市政府文化局副局長曾能汀指出,雅園溏可聞蟲鳴鳥叫,有喝茶品茗最好的環境,於今一口氣增添了李光裕的8件雕塑,是現代雕塑界最傑出大師作品最好的歸宿,可說相得益彰,也讓新社更名副其實成為台中的後花園。

    李光裕銅雕〈呼呼〉。(葉志雲攝)
    李光裕銅雕〈呼呼〉。圖:葉志雲 攝

    台中市前議長林仁德專程到場祝賀,他說,雅園溏結合美學,發揚在地特色,宛如人間仙境,讓人身心愉快,現在多了大師作品,更能揚名國際。立法委員江啟臣指出,雅園溏這麼好的地方,又有好看的藝術品,讓新社變得更美,台中也會更美。中華茶䏈總會長李以德也說,雅園溏有了大師作品的加持,更增添無比的光采。收藏家王慶華說,他是李光裕的忠實粉絲,好的作品一定要拿出來給大家欣賞,藝術品有魔力,會改變空間,增進生活美感。

    李光裕雕塑作品〈行雲〉。(葉志雲攝)
    李光裕雕塑作品〈行雲〉。圖:葉志雲 攝

    1954年出生於高雄的李光裕,國立台灣藝術大學雕塑學系畢業後,負笈西班牙聖費南度皇家藝術學院、國立馬德里大學美術學院,取得碩士學位,返國後任教於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和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國立台灣美術館自1995年起在外牆展示的人頭〈凝〉,便是他的傑作,也讓李光裕在藝界大放異彩。

    李光裕雕塑作品〈有餘〉。(葉志雲攝)
    李光裕雕塑作品〈有餘〉。圖:葉志雲 攝

    李光裕2006年退休後,傾心致力於藝術實踐,在亞洲、美洲與歐洲皆有豐富的國際展出經歷;他的作品廣泛為公共機構和私人所收藏,包括台灣三大美術館:台北市立美術館、國立台灣美術館及高雄市立美術館皆典藏多件,其他如台大醫院捷運、市民大道及高雄大學等。2017年更受邀參加威尼斯雙年展,是台灣藝術家在雙年展最盛大的個展,當時知名的電視節目《文茜的世界周報》更遠赴義大利,專題採訪作報導,時任文化部長鄭麗君,還親自到場祝賀。

    李光裕雕塑作品〈靜思〉。(葉志雲攝)
    李光裕雕塑作品〈靜思〉。圖:葉志雲 攝

    雅園溏這次永久展示的藝術家李光裕雕塑作品,另一件〈空行〉,是以五方佛佛母的形象,單腳站立於烏龜浮出水面的姿態,作品矗立蓮花水池間,與自然景觀相映成趣,並聚集四面八方善緣;在泥屋旁的作品是〈思〉,表達了思念的心情;池畔邊的〈探〉,意味著邀請人們來到雅園溏尋找美好的意境,體驗身心靈之旅。其他較小的4 件雕塑,則陳列在室內的品茗空間。

  • 光輝五月 雅園溏賞荷 品茶 觀藝術 嚐特色下午茶

    光輝五月 雅園溏賞荷 品茶 觀藝術 嚐特色下午茶

    記者/宋佳景 台中報導

    一年一度母親節即將到來,您是否想要給母親一個特別的驚喜?如果您厭倦了傳統的母親節大魚大肉,不妨來台中後花園,嚐嚐特色養身午茶。雅園溏茶與人文藝術空間位於新社中和街,是一個充滿文化氣息和自然美景的地方。在這裡,您可以品嘗現採現沖的花草茶、普洱茶飲,搭配薑黃鬆糕,鮮烘堅果與新社名產香菇乾,享受健康又美味的下午茶。

    雅園溏茶與人文藝術空間位於新社中和街,內外裝飾著各式各樣的藝術作品,讓你在品茗之餘,也能欣賞到美的享受。
    雅園溏茶與人文藝術空間位於新社中和街,內外裝飾著各式各樣的藝術作品,讓你在品茗之餘,也能欣賞到美的享受。圖:宋佳景 攝

    雅園溏茶與人文藝術空間,內外裝飾著各式各樣的藝術作品,讓你在品茗之餘,也能欣賞到美的享受。這裡的午后茶聚,提供現採現沖的花草茶、普洱茶飲,讓你感受到大自然的清香與滋補。搭配上薑黃鬆糕,鮮烘堅果與新社名產香菇乾,讓你的味蕾也能得到滿足。一家人坐在滿池荷塘畔,聊聊天,笑笑說,體驗不一樣的團聚時光。

    園區池畔旁的樹屋包廂,讓你和親友在窗外欣賞荷花美景,盡情聊天。
    雅園溏提供新鮮的食材和創意的料理,讓遊客品嘗不同的驚喜和滋味。圖:宋佳景 攝

    雅園溏茶與人文藝術空間老樹環繞著荷花池畔,彷彿進入了一個仙境。雅園溏下午茶主打養身健康的餐點,每個季節都會更換菜單,提供新鮮的食材和創意的料理,讓遊客品嘗不同的驚喜和滋味。如果你想要有更私密的空間,你可以預約園區池畔旁的樹屋包廂,讓你和親友在窗外欣賞荷花美景,盡情聊天。如果你是茶愛好者,你可以預約6個人以上的茶席,由專業的茶師沏泡各種精選的茶葉,並介紹茶的功效和文化,讓你在品茗之餘,也增長知識。雅園溏下午茶是一個適合放鬆身心的好地方,歡迎你來體驗一番。

    園區池畔旁的樹屋包廂,讓你和親友在窗外欣賞荷花美景,盡情聊天。圖:宋佳景 攝

    雅園溏茶與人文藝術空間,位於新社中和街,是一個讓人可以暫時遠離塵囂,享受茶道和藝術的美好場所。園區內有多個不同風格的茶室,供客人品嘗各種精選的茶葉,並提供養生健康的蔬食餐點,讓人可以在品茗之餘,也能滿足味蕾。此外,園區也定期舉辦各種藝文展覽,讓客人可以欣賞不同風格和主題的作品,增進對藝術和文化的認識和欣賞。

    4月份,雅園溏邀請到新加坡藝術家黃意會,展出他的畫作主題「荷溏新色」。
    4月份,雅園溏邀請到新加坡藝術家黃意會,展出他的畫作主題「荷溏新色」。圖:宋佳景 攝

    4月份,雅園溏邀請到新加坡藝術家黃意會,展出他的畫作主題「荷溏新色」。黃意會老師是一位資深的水墨畫家,他的作品多以山水、花鳥、動物為主,表達了他對生命和自然的觀察和感悟。他的畫風簡約而富有詩意,用筆觸和色彩來呈現自然界的美麗和變化。他的作品與雅園溏50年自然生態相呼應,彰顯了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

    新加坡藝術家黃意會的個展「荷溏新色」,是一場對自然美的敏銳觀察和深刻詮釋。
    新加坡藝術家黃意會的個展「荷溏新色」,是一場對自然美的敏銳觀察和深刻詮釋。圖:宋佳景 攝

    華巍藝術總監賴慕芬表示,新加坡藝術家黃意會的個展「荷溏新色」,是一場對自然美的敏銳觀察和深刻詮釋。他說,黃意會的作品展現了他對荷花的熱愛和研究,以及他對色彩和形態的掌握和創新。他說,主視覺「清歡」,用色輕柔,婀娜荷花點綴,作品置放池畔樹屋中,滿池荷花中,李光裕銅件作品「空」,兩者與場域融為另一雅緻視覺享受。他說,這是一場讓人心曠神怡的藝術之旅,也是一場對生命和自然的敬意和讚美。

    雅園溏收藏了各類茶品,普洱茶藏品更是涵蓋了各種年份和品牌
    雅園溏收藏了各類茶品,普洱茶藏品更是涵蓋了各種年份和品牌。圖:宋佳景 攝

    雅園溏也是一家專門經營普洱茶的茶館,環境優雅寧靜,是一個品茗的好去處。雅園溏收藏了各類茶品,普洱茶藏品更是涵蓋了各種年份和品牌,其中有些是市面上罕見的珍品,宋聘圓茶(紅標)、同慶號、同昌號等;主理人張秀如表示,收藏熱情源自於他的父親,一位資深的茶農,從小就教導他如何品賞和保存好茶,收藏的目的不是為了賺錢,而是為了分享和交流,張秀如希望能夠把好茶介紹給更多的人,讓他們感受到普洱茶的魅力。

    張秀如希望能夠把好茶介紹給更多的人,讓他們感受到普洱茶的魅力。圖:宋佳景 攝

    雅園溏不僅提供高品質的普洱茶,還提供專業的茶藝教學和講座,讓客人可以學習到普洱茶的歷史、文化、製作過程和沖泡方法,增加對普洱茶的認識和欣賞。雅園溏也定期舉辦各種活動,如茶藝表演、茶葉拍賣、茶友聚會等,讓客人可以與其他愛好者交流心得和感受,建立友誼和共同興趣。雅園溏歡迎所有對普洱茶有興趣的人來訪,無論是初學者還是老手,都可以在這裡找到適合自己的好茶。

    雅園溏下午茶主打養身健康的餐點,每個季節都會更換菜單。圖:宋佳景 攝

  • 春神來臨 藝術家黃意會「荷溏新色」新社雅園溏倒影春色

    春神來臨 藝術家黃意會「荷溏新色」新社雅園溏倒影春色

    記者/宋佳景 台中報導

    雅園溏茶與人文藝術空間,4月份開始,展出新加坡藝術家黃意會「荷溏新色」個展,主視覺「清歡」,為疫情期間的創作,黃意會表示,人生有味是清歡,縱使面對低迷困境,我們還是要保持歡愉的心情;用色輕柔,婀娜荷花點綴,作品置放於樹屋中,倒影一池春色,與春令時節相呼應。

    「荷溏新色」新社雅園溏倒影春色

    1983年起從事專業繪畫迄今40年,黃意會因理工背景,以生物學的理性視角觀察分析,透過繪畫、文字、歌頌感性揮灑創作,曾受邀至世界各國美國、荷蘭、巴黎、日本、上海、深圳及東南亞各國展出; 黃意會表示,一路來的創作都喜歡抽象,不起稿面對空白畫布,從第一個顏色開始把他帶動、引導完成作品。

    黃意會表示,生活即是一幅畫,雙眼凝視、用心去感受來自生活中、旅行裡走訪的大地景色。圖:宋佳景 攝

    策展人華巍藝術新聞總監賴慕芬表示,黃意會將西洋美術的印象、抽象派的律動,微妙融入中國傳統山水畫,結束台中港區藝術中心展覽後,應邀來到台中後花園新社,延續分享創作,精選其中28幅作品,親自取名「荷溏新色」,呼應清明春雨滋潤大地。

    2021年底正式對外開放,提供各式品茗及精品咖啡,無菜單蔬食餐點。圖:宋佳景 攝

    黃意會表示,生活即是一幅畫,雙眼凝視、用心去感受來自生活中、旅行裡走訪的大地景色,去年(2022年)第一次踏進雅園溏,驚覺台灣竟有如此別景,原生樹種錯落於池畔,與心中景致不謀而合。本次主視覺「清歡」,為疫情期間創作,意味人生有味是清歡,縱使面對低迷困境,我們要保持歡愉的心情,作品置放園區樹屋中,清淡柔雅用色,藍色、淺灰色、適度的留白,婀娜荷花點綴,倒影映入水池,與場域融為另一雅緻作品。

    雅園溏茶與人文藝術空間,4月份迎新加坡藝術家黃意會「荷溏新色」個展。圖:宋佳景 攝

    董事長張秀如表示,雅園溏茶與人文藝術空間,是將兒時故居重新整理後,2021年底正式對外開放,提供各式品茗及精品咖啡,無菜單蔬食餐點,80%以上食材,為自家農場栽種,當天現採現烹調,園區不定時舉辦藝文課程、展覽。雅園溏茶與人文藝術空間,4月份迎新加坡藝術家黃意會「荷溏新色」個展,主題呼應春令時節,展期至6月底。

    園區不定時舉辦藝文課程、展覽。圖:宋佳景 攝
  • 新社雅園溏與坪林北頂茶園合作  推出文山包種、有機茶及東方美人三款文創品牌

    新社雅園溏與坪林北頂茶園合作 推出文山包種、有機茶及東方美人三款文創品牌

    記者/葉志雲 台中報導

    台中新社「雅園溏」茶與人文藝術空間與坪林百年茶園「北頂生態茶園」合作,推出坪林文山包種茶、坪林有機文山包種茶及以青心烏龍製作的東方美人茶三款文創品牌,分別以綠、黑及紅三種不同顏色包裝,把坪林著名的文山包種好茶帶到中部來,讓喜愛喝茶的朋友到雅園溏品茗,有更多的茶品可以選擇。

    位於新北坪林漁光里的北頂茶園,現任茶園主人白錦祥是家族第八代。白家祖先於清末自中國安溪遷移來台,落腳於坪林經營茶園,已經超過百年;白錦祥原本在上海經營紡織業,隨著產業轉型,萌生返鄉繼承家族茶園的念頭,加上父親白明堂也想將家中茶園轉作有機,決定回來支持父親的理念,父子倆一起栽種有機茶,並於11年前取得有機驗證。

    坪林北頂生態茶園主人白錦祥指出,沖泡文山包種茶,茶湯溫度高時會有明顯玉蘭花、梔子花、野薑花、茉莉花、國蘭花香的變化;溫度越低,杯底留有獨特的牛奶糖香越明顯。此外,文山包種茶特有的澀感會轉生津,苦味回甘,香氣與喉韻兩者兼具。而且,文山包種茶含有豐富的茶多酚、兒茶素、茶鹼,可以抗氧化,延遲身體機能衰老。 

    白錦祥指出,夏季採收的東方美人茶,第一道茶湯成淡淡琥珀色,有著獨特的熟果蜜香味,近似莓果乾、無花果香,溫度越低,杯底殘留的果香及焦糖香會越明顯;隨著泡茶的次數增加,湯色會有變化,略顯成琥珀紅,色澤油亮。東方美人茶內含茶紅素、茶黃素,可以預防心血管疾病。

  • 黃秋月《慢時光》創作展新社雅園溏登場  新加坡藝術家黃意會讚譽有加

    黃秋月《慢時光》創作展新社雅園溏登場 新加坡藝術家黃意會讚譽有加

    記者/葉志雲 台中報導

    創作力旺盛的藝術家黃秋月,即日起在台中市新社區雅園溏茶與人文藝術空間舉辦《慢時光》創作展,展出以寓意無窮無盡寶藏的「無盡藏」系列為主軸,並有變與不變的「恆常」系列等20多幅油畫作品,7月23日 (六)下午兩點半舉行開幕音樂茶席,展期至10月16日。

    來自新加坡的知名藝術家黃意會,7月22日由華巍藝術新聞總監賴慕芬、台中市墨海藝術協會理事長黃文棟等人陪同,前往雅園溏茶與人文藝術空間參觀黃秋月《慢時光》創作展,對黃秋月的畫作讚譽有加,說是這次來台「意外的驚喜」。他說,雅園溏環境優雅,令人眼睛一亮,到這裡能喝到有好茶丶吃到好的食物,又能欣賞好的畫,讓人非常舒服。

    黃秋月表示,現代人生活講求快學習、快節奏,讓「慢」成為一種奢侈;這兩年多來,疫情讓生活步調變慢了,慢一點,卻也讓我們可以更親近自然,看見土地的美。這次個展以「慢時光」為題,更能貼近此刻的心情與心境。而且與園區的優雅環境有異曲同工之妙,別有體驗慢生活的風情雅致。

    黃秋月說,之前來過雅園溏看畫,就很喜歡這裡與大自然合而為一的優雅環境,策展人黃文棟理事長邀請她開展,立馬就答應,也很謝謝雅園溏主人張秀如董事長提供她展出的機會。

    黃秋月表示,緩慢的生活不是無所事事,而是有更多的時光遇發內在,這次在雅園溏的展覽,賞畫之餘,還能聽得見花開的聲音、聞得到風吹過的氣味,更能感受到生活的自在與從容,真是一種美妙又美好的新體驗。

    美術科班出身的黃秋月,色感非常強,作畫用的顏料,並非壓克力原本的顏色,而是自己特別調過,以紅色來說,是她以3丶4種不同的顏料調出來的,至於白色,更是多達5丶6種顏料,每一種色彩都很有層次感。

    黃秋月表示,繪畫對於她而言,是一種需求、一種釋放、一種記錄、一種可以觀看世界及內心的方法;創作已成為她生活中重要組成的一部分,就像呼吸一樣的自然。

    黃秋月創作力旺盛,水墨、版畫、水彩、油畫等都擅長,在全省美展、大墩美展、全國油畫展、公教美展等拿過第一名,畫風從具象到抽象;她說,轉變期是從1996年第一屆大墩美展獲得油畫類第一名,開始慢慢轉變,將於具體的事物景物解構之後,再進行重組的過程,畫面呈現的雖是抽象的,但在她的心中仍是具象的。

    黃秋月表示,創作來自一點一滴地積累,忽略眼前的物象,轉化出心眼的感受,原來豐富的心境在慢慢的時光裡展開。

    黃秋月此次應邀在雅園溏茶與人文藝術空間展出的作品主軸是「無盡藏」系列。她說,「無盡藏」即無窮無盡的寶藏;「佛說:每個人都有,但在哪裡?我的生命歷程在閱讀蘇軾的〈赤壁賦〉裡有所啟發,而發展這一系列的無盡藏。」

    黃秋月指出,這個藏在內心的寶藏,早在學生時代即已萌芽,卻不知如何表現屬於心中的那份秘境;所謂少年不知愁滋味,一連串的跌跌撞撞,好似希望、又來絕望,生命的醍醐味總藏在無數次的逆境裡開玩笑。

    黃秋月作品中,暗藏在基底的肌理,運用色彩的濃淡、厚薄,在層層疊疊的交錯中忽隱忽現,表現對大自然蘊含著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之生命泉源的體悟。

    宋.蘇軾〈赤壁賦〉:「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黃秋月指出,江上的清風有聲,山間的明月有色,江山無窮,風月長存,天地無私,聲色娛人,我們恰恰可以徘徊其間而自得其樂。創作是一件美好的事,打開心境,發揮想像力,總能被生活中一些微小的溫暖而深受感動。

  • 張秀如回鄉深耕「雅園溏」打造人文休憩空間

    張秀如回鄉深耕「雅園溏」打造人文休憩空間

    記者/宋佳景 台中報導

    佔地600多坪,室內外共250座位,由董事長 張秀如親自打造幼年舊居而成,結合展覽、有機餐飲,人文教學,新社區中和街「雅園溏」11日盛大開幕,並結合在地有機蔬菜製作健康餐點,開幕當天現場同步展出黃一(文棟) 《茶與藝術的對白》創作展,打造茶香與人文融合的藝術饗宴。

    藝術家阮玲[左]張秀如[左二]華巍總監賴慕芬[右二]壹元書院周蘭臻[右]。圖:宋佳景 攝

    張秀如表示,幼年父親在新社種茶,耳濡目染下,對茶文化情有獨鍾,深入專研學習茶道文化,並成立「雅園堂國際有限公司」,經營茶商品、茶器具、茶席美學及茶文化相關產業與活動等,五年來經營有成。為提供更好的服務,將社區中和街的兒時舊居重新整理,張秀如親自打造符合茶與藝術所需的空間;保留老宅種植4、50年的樹木,紫薇丶蘋婆丶龍眼丶荔枝丶芒果、肉桂等樹木,並運用鄰近大坑竹林人文氣息,充滿自然生態池塘串起全園區動線,故更名同音「雅園溏」呼應。

    張秀如回鄉深耕「雅園溏」打造人文休憩空間,11日開幕。圖:宋佳景 攝

    張秀如為配合茶席泡茶,室外另建了一座燒柴老灶,白色炊煙自兩支煙囪裊裊上升,特別有一種思古幽情的境況,三個灶口還用來炒花生或以普洱茶煮茶葉蛋,添增佐茶美味。「雅園溏」另一得天獨厚的天然湧泉,平均溫度攝氏21度左右,屬於冷泉,張秀如指出水質經檢測得PH值5.8弱酸性,堪稱美容級的優良水質。

    張秀如為配合茶席泡茶,室外另建了一座燒柴老灶,白色炊煙自兩支煙囪裊裊上升。圖:宋佳景 攝

    張秀如指出,「雅園溏」提供茶、香、花與書法等多樣課程,教室可以容納70幾人,園外專屬停車場可以停放50部汽車;每天皆有花藝、茶道、古琴、國畫、書法..等教學課程;開幕當日同步展出黃一(文棟) 《茶與藝術的對白》創作展,現任台中市墨海藝術協會理事長,黃一(文棟)另擔任江蘇省台灣小鎮美術館藝術總監,曾舉辦多次個展及參加海內外聯展,此次展出20件油畫及雕塑作品;黃文棟更於10月份開始,開課授課古法易經筋,分享70歲黑髮如壯年,強身健體的養身秘訣。

    「雅園溏」另一得天獨厚的天然湧泉,平均溫度攝氏21度左右,屬於冷泉。圖:宋佳景 攝
    「雅園溏」環境優美。圖:宋佳景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