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臺中國家歌劇

  • 北曲淬鍊30年精華巡迴 8/5臺中國家歌劇院首演

    北曲淬鍊30年精華巡迴 8/5臺中國家歌劇院首演

    記者/宋佳景 台中報導

    臺灣傳統說唱團隊台北曲藝團(以下簡稱:北曲)今年歡慶30週年,以《30而麗.藝潤珠圓》歡慶特別歲月,將在臺中、新竹、彰化、臺南、宜蘭巡迴演出,匯集臺灣評書宗師、相聲泰斗等說唱藝術家,以及獨創、經典節目,呈現北曲淬鍊30年的藝術精華,8月5日(六)將在臺中國家歌劇院首演。

    相聲左-謝小玲、右-劉士民
    相聲左-謝小玲、右-劉士民。圖:國家歌劇院 提供

    「歌劇院是中部文化標竿,希望能將以往在街頭說唱、在茶館演出的形式,推到國家級殿堂,呈現傳統曲藝精髓。」北曲葉怡均團長表示,人說10年磨一劍,北曲30年無論文化資產累積、藝術家個人創作能量,都猶如珍珠一般達到「藝潤珠圓」的狀態,演出將囊括突破古典風格的相聲、復活失傳並融入新元素的音樂評書、兩岸唯一相聲男團愛笑斯坦等30年來的精華,表達存活過3年疫情,對政府、企業和觀眾支持的感恩之情。

    相聲左-吳思偉、右-宋明翰
    相聲左-吳思偉、右-宋明翰。圖:國家歌劇院 提供

    曾演出《包青天》、《天橋上的魔術師》等影視作品的資深演員劉士民,笑侃自己相伴北曲30年後的差別,就是「頭髮都掉光了,還能免費搭公車。」客家相聲創始人謝小玲也自嘲說了30年相聲,從女神成了「女神經病」,從單純想訓練口齒、逗觀眾笑,到跨域演出、成了老師,肩上傳承的使命更重了。

    相聲左-黃逸豪、右-陳慶昇
    相聲左-黃逸豪、右-陳慶昇。圖:國家歌劇院 提供

    《30而麗.藝潤珠圓》將展現北曲30年來的變遷與創新,每段演出都扣合不同主題:《改行》由諧教雙霸黃逸豪、陳慶昇演繹相聲演員受疫情所逼的斜槓日常;《坐唱數來寶》致敬竹板王子林文彬,由暴走正太吳胤頡搭檔鬼馬笑星段彥希鬥嘴竹板快書;《聲音鐘》由柳活天后謝小玲、相聲笑帥劉士民,用聲音回顧臺灣50年來的演變;《武墜子》由曲藝萌丁吳思偉、相聲鬼才宋明翰,重現稀有冷門的說唱藝術「河南墜子」;壓軸音樂評書《楊家魂》是北曲獨家看點,由臺灣唯一女評書家葉怡均靈活切換鬼卒、楊家將、寇準等多個角色,搭配彈奏全才張士能、笛藝名家侯廣宇塑造故事情境。

    音樂評書左-葉怡均、中-侯廣宇、右-張士能
    音樂評書左-葉怡均、中-侯廣宇、右-張士能。圖:國家歌劇院 提供
  • 歌劇院重新啟動各系列活動 串連觀眾與藝術的連結

    歌劇院重新啟動各系列活動 串連觀眾與藝術的連結

    記者/宋佳景 台中報導

    臺中國家歌劇院受疫情影響推遲上檔的歌劇院沙龍《焦元溥瘋歌劇》及今年全新企劃的《鄭嘉音談偶戲》,將於8月23日至12月13日安排10場講座及示範演出,串起觀眾與藝術的深度連結。

    何睦芸、林曉函《這裡什麼都沒有》攝影鄭嘉音
    何睦芸、林曉函《這裡什麼都沒有》攝影鄭嘉音

    《焦元溥瘋歌劇》於8月23日率先登場,焦元溥將在前三場介紹臺灣樂迷較少關注的19世紀法國歌劇,這次焦元溥除了介紹選自白遼士《浮士德的天譴》及《特洛伊人》以及耳熟能詳的作曲大師聖桑《參孫和達莉拉》、比才《卡門》的經典作品選粹,另外還安排在臺灣鮮少聽到的法國作曲家,如古諾、拉羅、馬斯內及陶瑪等人的作品;9月27日的講題換成多元有趣的美國歌劇,作曲家亞當斯居然連江青和周恩來都能寫進《尼克森在中國》中,不只如此,最誇張的是原子彈試爆的劇情亦能在《原子博士》中上演;11月及12月2場則分別介紹貝里尼與董尼才第兩位作曲家;精彩講座加上示範演出的國內知名歌劇演唱者林玲慧、翁若珮、林慈音、葉展毓及林健吉等人皆是一時之選,必定能讓觀眾一飽耳福。

    無獨有偶《快樂王子》陳又維攝影
    無獨有偶《快樂王子》陳又維攝影

    享譽國際的亞洲現代偶戲導演、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藝術總監鄭嘉音在10月18日至11月8日每週一晚間,與多位來賓對談並現場示範演出。除了臺灣觀眾最為熟悉的布袋戲之外,鄭嘉音將為觀眾介紹世界各地的偶戲脈絡,從傳統到當代、橫跨東西方,並秉持「無物不成偶」的理念,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將示範表演當代偶戲的物件運用及跨界融合,另外還有真快樂掌中劇團及錦飛鳳傀儡戲劇團帶來的作品片段演出;人偶同台演出並非易事,鄭嘉音邀請3位資深操偶師暢談職場甘苦談,從臺灣尚未有正規偶戲訓練的草創階段,一路發展到征服國際、席捲歐陸各大藝術節的心路歷程,愛「偶」的觀眾千萬別錯過。

    錦飛鳳傀儡劇團《財神報喜》。圖:臺中國家歌劇院 提供

    藝術總監邱瑗表示:「疫情導致節目延期或取消,歌劇院沙龍排除萬難,重新協調劇場檔期及藝術家們演出時間,6場《焦元溥瘋歌劇》及4場《鄭嘉音談偶戲》一場都不少,就是期望帶給觀眾最完整的呈現,歡迎大家再次回到劇場,體驗表演藝術之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