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蘇彩娥 南投報導
在日治時期,曾經被稱為「南投燒」的南投陶,是最能代表南投的特產,曾經與大甲草蓆齊名,至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而魚池鄉當時也是南投陶的產區之一,特別是大林村的番仔田一帶,更是存在著許多的窯廠,雖然窯業早已沒落,不過目前仍有許多的窯體還隱身在荒煙漫草及檳榔林之間,成為一種歷史與文化的見證,顯得彌足珍貴。
![](https://globalsuperstar.art/wp-content/uploads/2021/12/S__87916568.jpg)
民國85年,為了迎接南投陶200年的到來,有許坤揚與王灝等人進行過水沙連地區舊陶窯的調查,當時就已發現番仔田一帶仍有9處隧道窯,是當地極為重要的文化遺跡。緊接著,魚池鄉圖書館提出村史寫作的計畫,並選定大林村與頭社村,隨即由文史工作者潘樵帶領魚池采風隊的成員進行踏查和記錄,之後還舉辦過2次的走讀活動,讓更多民眾來認識當地的精彩與豐富。
![](https://globalsuperstar.art/wp-content/uploads/2021/12/S__87916567.jpg)
事隔20餘年,水沙連社區大學魚池分校為了要經營在地的特色課程,選定魚池鄉的陶業發展做為主題,除了邀請學者專家進行專題演講之外,還在日前舉行一場走讀大林村的活動,由於內容精彩可期,因此訊息一登出便立即秒殺額滿。
西元1926年由林俊達所設立的日月陶器廠,是番仔田最有代表性的窯廠之一,雖然已經歇業許久,但是舊窯的殘體還在,而且林家仍保存著許多早年的作品,包括陶碗、陶鍋及香爐等等,甚至還有日本人專利許可,只能在德化社「今稱伊達邵」販賣的邵族杵音小陶人,都是魚池鄉極為重要的文物資產。透過事前的拜訪與說明,水沙連社大取得日月陶器廠第3代林賢茂的同意,讓社大學員得以造訪當地,並且近距離地欣賞林家諸多的收藏品,是一次非常難得的文化參訪。
![](https://globalsuperstar.art/wp-content/uploads/2021/12/07.jpg)
大林村除了有番仔田的陶窯,另外還有日治時期日月潭水力發電工程的諸多遺跡,包括彈藥庫、電町、鐵軌路基、野溪游泳池以及車站和酒家舊址等等,因此,活動當天除了拜訪林家之外,還由潘樵帶領社大的學員逐一去造訪上述的景點,一起去見證大林村極為豐富的人文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