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宋佳景 台中報導
『財團法人台北市賽珍珠基金會』2021十大新住民重大新聞徵選,董事長尤英夫,本次特別邀請嶺東科技大學共同主辦,並邀請嚴貞副校長,朝陽科大社工系系主任陳斐虹,世新大學新聞系 趙善意教授等集結共九位專家學者、新住民代表擔任評選委員,選出2021年十大新住民新聞,剖析新聞意義及對社會的影響。本活動2017年起迄今第5年,今年新冠肺炎國際疫情依舊嚴峻,使得新住民在生活、就業上備受考驗,本次新聞評選由中央社報導的「新住民及子女破百萬」、「攬才專法三讀修正」,桃園電子報「協助新住民建置學歷認證服務」,自由時報「新台灣之子 楊清文」,蘋果日報「新住民設籍前懷孕生產急難補助」,名列前五大新聞。
VIDEO
嘉賓與新住民共同合唱《世界這麼大還是遇見你》新住民穿著他們的傳統服飾與與會來賓們一起感動。圖:宋佳景 攝
財團法人台北市賽珍珠基金會,五十多年來專注照顧經濟弱勢的新住民家庭及其子女,為了讓政府及社會大眾更關心與重視,基金會從2017年年底開始舉辦十大新住民重大新聞評選,迄今第五屆,董事長尤英夫表示,評選發佈後受到各界的重視與媒體報導,去年(2020)還受到台北市政府社會局的贊助;五年來新聞的演化,可以看出政府與社會已提升對於新住民族群重視出身澎湖離島越南新二代楊清文,以意志力克服各項挑戰,從美國維吉尼亞軍校畢業,並選擇歸台授階;尤英夫認為,這兩年來因為防疫的成功,及政府適時適宜的政策,許多優秀人才移民台灣,非常值得台灣人驕傲。
九位專家學者、新住民代表擔任評選委員,選出2021年十大新住民新聞,剖析新聞意義及對社會的影響,會場溫馨。圖:宋佳景 攝
根據教育部近3年數據統計顯示,各級在校學生,平均每14人,就有1人來自新移民家庭,以2020年(109學年)為例,幼稚園到大專生總數420萬人,其中新住民子女30萬人,超越原住民13.7萬人,達2倍之多,儼然是台灣社會不可忽視的族群。本次評選活動,尤英夫董事長特別邀請,也是長期關注新住民、原住民教學,嶺東科技大學共同主辦,並與嶺東科大 嚴貞副校長共同主持,新二代學生身穿國籍傳統服飾高歌獻唱,會後由嶺東科大新住民學生阮紅芬..等人,提供家鄉特色餐點,與會人員共同品嘗。
賽珍珠基金會董事長尤英夫表示,財團法人台北市賽珍珠基金會一向重視新住民的生活適應與融入台灣社會。。圖:宋佳景 攝
賽珍珠基金會董事長尤英夫表示,財團法人台北市賽珍珠基金會是一個有五十多年歷史專注照顧經濟極為弱勢的新住民家庭及其子女的社會福利團體。一向重視新住民的生活適應與融入台灣社會。為了讓政府及社會大眾更關心與重視新住民族群,基金會從106年年底開始舉辦十大新住民重大新聞評選,到今天已經是第五屆了。很幸運的,發佈新聞後受到各界的重視與媒體報導,去年還受到台北市政府社會局的贊助。從五年來新聞的演化,可以看出新住民族群已經受到相當重視。在另一方面,新住民及其子女也在各方面有傑出的表現(例如母親是越南裔新住民的楊清文 從美國維吉尼亞軍校學成歸國授階任官)。尤其這兩年來因為防疫的成功以及適時的政府政策,很多優秀人才移民台灣,這是值得台灣人驕傲的事。
嶺東科技大學副校長嚴貞指出,台灣的新住民及子女已突破 100 萬人,並逐漸透過政府各種培力計畫,使新住民及其子女成為台灣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圖:宋佳景 攝
今年主辦單位之一的嶺東科技大學副校長嚴貞指出,台灣的新住民及子女已突破 100 萬人,並逐漸透過政府各種培力計畫,使新住民及其子女成為台灣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立法院在今年修正通過的攬才專法,提供台灣在延攬國際人才更積極的政策,以更具吸引力的工作及居留規定,讓更多國際優秀人才進得來、留得住,以強化攬才力道。由今年的新聞報導中可證明,新住民以及相關的議題與政策,儼然已牽動台灣政府與社會對這股「新興與富創意的力量」的重視。
來台20多年,新住民代表阮氏貞表示, 台灣社會1990年代有新住民加入,歷經30年,許多新住民在台灣度過了青春的黃金歲月,早已視台灣為第二故鄉。圖:宋佳景 攝
來台20多年,新住民代表阮氏貞表示, 台灣社會1990年代有新住民加入,歷經30年,許多新住民在台灣度過了青春的黃金歲月,早已視台灣為第二故鄉;檢視今年度的相關新聞,可以看見台灣社會環境對新住民愈來愈友善,政府重視新住民人權而調整法規,顯見台灣是一個重視人權的國家。
資深媒體人葉志雲表示,新住民子女在校的學習,先天上沒有本地學生優勢,但也不必然競爭力不如人。圖:宋佳景 攝
資深媒體人葉志雲表示,新住民子女在校的學習,先天上沒有本地學生優勢,但也不必然競爭力不如人。媽媽從越南嫁來台灣、出身澎湖漁村的新台灣之女楊清文,大學錄取成大法律系,她選擇就讀陸軍官校,在校成績名列前茅,加上外語能力優異,進而考取美國維吉尼亞軍校,並在全英文的環境下學成歸國,證明只要努力,新台灣之子一樣可以出人頭地。
中山醫學院顏啟華 教授,則認為社會公益等方向的提升,使新住民及其子女得以充分發揮潛能,成為台灣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圖:宋佳景 攝
中山醫學院顏啟華 教授,則認為新住民於設籍前懷孕,生產遇急難可申請即時補助、移民署主動協調換發新式統號後金融、國稅資訊異動排解,立意良善。政府透過「培力計畫」、「築夢計畫」等計畫實施,協助新住民及其子女培養專業能力、了解自身傳承的海外文化、進行社會公益等方向的提升,使新住民及其子女得以充分發揮潛能,成為台灣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朝陽科技大學社工系系主任 陳斐虹認為,要讓經濟相對弱勢的新住民,跳脫不利處境,接受教育是最佳的途徑。圖:宋佳景 攝
朝陽科技大學社工系系主任 陳斐虹認為,要讓經濟相對弱勢的新住民,跳脫不利處境,接受教育是最佳的途徑,在疫情下數位化設備的到位,能及時改善學習上的落差,協助新住民及其子女培養專業能力,相關新聞的報導,格外有意義。2021 疫情帶來生活方式的改變,直接衝擊新住民在台灣的生活及留在台灣生活的可能性,然而在此艱難的環境,台灣新住民及子女仍突破 100 萬人,新住民及其子女已成為台灣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為台灣注入新的力量。
來自上海的評委卞健文指出,在2021年疫情持續期間,政府提供了各種計劃專案協助新住民及其子女培養專業能力。圖:宋佳景 攝
來自上海的評委卞健文指出,在2021年疫情持續期間,政府提供了各種計劃專案協助新住民及其子女培養專業能力,展現自我特質,融入在地文化,安居樂業;新移民從早期的婚姻移民,勞工移民已經慢慢擴大到專業知識移民,商務移民;從這一變化中可以看出台灣的友善環境,能夠吸引國際優秀人才;從而推動台灣形成多元文化,更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社會環境。
女企業家評委呂腕菁說,透過這次的新聞評選,第一次專心了解新住民,政府也從各個面向的政策讓新住民融入台灣的社會。圖:宋佳景 攝
女企業家評委呂腕菁說,透過這次的新聞評選,第一次專心了解新住民,政府也從各個面向的政策讓新住民融入台灣的社會,看到新住民孩子在維吉尼亞軍校學成歸國任職,移工明年也將有了移民身份,在大街小巷都能看到新住民朋友的身影,他們已經是台灣不可或缺的力量,我們也以新住民積極努力工作生活為傲,相信因著新住民的融入,台灣更具有世界觀與競爭力。
新聞總評委,前中國電視台總經理 趙善意表示,新住民新聞,雖然主人翁是新加入的菁英、是新一代新台灣人、是新文化的融合。圖:宋佳景 攝
新聞總評委,前中國電視台總經理 趙善意表示,台灣的媒體正徘徊在新聞轉型的十字街口,政治環境以及受眾價值觀的漂移所致;新住民新聞,雖然主人翁是新加入的菁英、是新一代新台灣人、是新文化的融合,在受到大環境的感染,新聞方向也難免追逐腥羶色、誇大權利義務的爭議。但是,今年突破百萬人的新住民,將會是台灣未來躍升動力的起點,內政部的標誌性資訊,當然是令人欣喜的新聞,也可以藉由新聞的選拔,重新讓全民關注新住民的影響力。賽珍珠基金會藉由「年度十大新住民重大新聞」活動邀請新住民代表、企業界代表、社會學者與傳播領域專家,共同評選出「2021 年十大新住民重大新聞」,期望使政府及社會大眾,更聚焦關注新住民族群的聲音,以促進台灣多族群社會的融合與成長。
嶺東科大新住民學生阮紅芬..等人,提供家鄉特色餐點,與會人員共同品嘗。圖:宋佳景 攝
值得欣慰的是,政府對於新住民子女的教育環境亦日益重視。諸如大專校院特殊選才招生管道開始設置「新住民組」,提供外加名額給新住民報考。慈濟科大更在四技護理系提供50個四年全免費的名額給新住民學生,既不用負擔學雜費、住宿、伙食、服裝、實驗、教科書等費用,每月還能領5,000元的零用金,畢業後即可進入慈濟醫療體系求職,等於未來就業的保證,尤其只要成績排名達班上前10%,就能再領每學期20,000元的績優獎學金,條件相當優厚。顯見,新住民子女只要肯上進,還是有很好的求學管道,甚至比本地學子更具優勢的學習機會。
2021年十大新住民新聞 評選結果
排名 新聞標題
1 徐國勇:新住民及子女破百萬台灣發展重要力量
2 攬才專法三讀修正鬆綁申請永久居留限制
3 國教署協助新住民在臺生活順利建置學歷認證服務
4 新台灣之子楊清文 維吉尼亞軍校學成歸國授階任官
5 新住民福利!設籍前懷孕生產遇急難可申請即時補助
6 移工變移民拚明年拍板
7 即日起開放外籍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入境 中港澳皆適用
8 逾20萬外來人換新式統證 移民署:便民友善不容卡關
9 振興五倍券登場新住民與永久居留者逾15萬人受惠
10 安心接種疫苗專案 逾期停(居)留外來人口超過3千餘人接種
為配合賽珍珠十大新住民新聞徵選,嶺東科大特地全天候開放錢幣博物館,供到場來賓參觀[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