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紀向《HUMAN CHANGE ? 首部曲》2022作品發表會 展出180件嶄新數位圖碼創作

藝術家紀向《HUMAN-CHANGE-首部曲》2022作品發表會

記者/葉志雲 台中報導

投入數位藝術創作多年的知名藝術家紀向,首次以數位藝術創作為題舉行專場展覽,8月13日在台中市鹿鳴坊國際藝術中心舉辦《HUMAN CHANGE ? 首部曲》2022作品發表會,展出180件嶄新的數位圖碼創作,備受矚目。

以祼女及抽象繪畫聞名的紀向大師,浸淫數位藝術創作已有15、6年時間。他說,在電腦上創作的數位藝術,過去雖也展出過,但輸出在油畫布上,作品不夠穏定,因此還未正式辦過發表會;現在科技進步發達,材料進步日新月異,這次利用先進的戶外建材塑鋁板輸出,容易保存,很有現代感,大小亦剛好,商品化時機成熟,而委由代理的鹿鳴坊國際藝術中心舉辦發表會。

紀向指出,數位圖碼發表會的主題「HUMAN CHANGE」,中文意思是「不同的人性」,作品題材,即在探討人內在本我的多種不同面向。

紀向表示,此次發表的數位創作,以人物為主,他共創作30種圖樣,同一種圖樣,分別使用6種不同的色感,反映人各有6個不同的面向,總共衍化出多達180種不同面向的自我,呈現人生百態。紀向開玩笑說,創作到最後,連他自己是哪個真正的我,也弄不清楚了。

從事藝術創作50幾年的紀向,也長期研究哲學丶心理學,對人性的探討,批判性極強;他說,《HUMAN CHANGE ? 首部曲》作品,都是他內在潛意識的投射,旨在把不同的人性鋪陳出來,讓芸芸眾生各自找到屬於自己的我。

紀向說明,他過去經常接觸到街友,但顧及街友也有人權,形象不宜曝光,而利用數位創作,便無此顧慮,可以各種不同的面向,自由自在將他潛意識想要表達的印象呈現出來。

紀向認為,以人性來說,長得漂亮的人,不一定就真有人性,反而面相醜陋的人,也許更有人性;換句話說,生活在台北街頭的街友,就不見得會比進出台北賓館的高官要員人性醜陋。

紀向指出,他提出「human change ?」的數位圖碼,試圖讓各自擁有的心與存在的自我,都能找到一位或數位相知相己的我,如此的藝術圖碼,相信是一個個由次元遠處飄來的圖碼圖像。他說:「在此藝術的發表與發現,也是一場尋找自我心靈的契機⋯」

紀向指出,元宇宙的觀念,引導大家邁入再次元的世界,而NFT網路平台,也方興未艾如火如荼的進行中,在此元宇宙的世代,生活與樣態的確跨越了傳統的認知,而「HUMAN CHANGE ?」即是一不同傳統藝術的形式的表現形式,而是讓你面對你我內在圖碼為目標,「HUMAN CHANGE ?」的數位圖碼/新觀念藝術的智慧分享,在此讓我們一起走進我們各自內在的數碼世紀。

紀向強調,《HUMAN CHANGE ? 首部曲》 2022作品發表會的發表,是一個來自你另次元的符號語言與出自你潛意識的生命風景,「HUMAN CHANGE ?」的數位圖碼,是自我來自不同次元,不同生命樣態面貌的絕對;如此「HUMAN CHANGE ?」不僅直指存在物像的多元,與一種種色彩線條的不同符號。面對了圖碼轉化成為存在的所本,所以說「HUMAN CHANGE ?」只是試圖丟出人異地環境心情思潮,與存在單元人存在因素的多元變化,而一切你期待的自己,卻會在與你相遇。

█  紀向簡歷

專業藝術創作/平面繪畫/多媒材/文字工作

現代眼畫會/台灣X藝術群/中部雕塑學會

哲學美學文字著作:1.意念藝術 2.量子美學梭論

個展/1994-2019 共計27次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